发布于 2025-01-01
1183次浏览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不足,引起头晕、乏力、晕厥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起搏器治疗和病因治疗等,以下是具体介绍:
1.药物治疗:
异丙肾上腺素:适用于心室率显著缓慢,有明显症状或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患者。通过兴奋β受体增加心率。
阿托品:可增加房室结的传导,适用于阻滞位于房室结的患者。
2.起搏器治疗:
临时起搏器:适用于有症状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或三分支阻滞,且心室率低于40次/分或有长间歇,或虽无症状,但阻滞部位在希氏束以下,或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者。
永久起搏器:适用于症状明显,心室率显著缓慢,药物治疗无效,或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且阻滞部位在希氏束及其近端的患者。
3.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等。
对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此外,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心电图等。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和儿童的心脏传导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因此在治疗时需要特别谨慎,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安全,避免从事高风险的活动,如驾驶、高空作业等,以防发生意外。如果出现头晕、乏力、晕厥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