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3
9603次浏览
退行性骨关节病又称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其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好发于负重较大的膝关节、髋关节、脊柱及手指关节等部位。
病因: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磨损、变薄,失去弹性,导致关节的退行性改变。
过度使用:长期过度使用关节,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运动员等,容易导致关节损伤和退变。
肥胖:体重过重会增加关节的负担,尤其是膝关节和髋关节,容易导致关节退变。
遗传因素:某些人可能存在遗传因素,使他们更容易患上退行性骨关节病。
其他因素:创伤、感染、代谢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关节退行性改变。
症状:
疼痛:早期多为轻微钝痛,休息后缓解,活动后加重。后期可出现持续性疼痛,甚至影响睡眠。
肿胀:关节肿胀是常见症状之一,多因关节积液所致。
僵硬:晨起或休息后关节僵硬,活动后可缓解,一般持续时间较短。
畸形:晚期可出现关节畸形,如膝关节内外翻畸形、手指关节尺侧偏斜等。
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常用方法,可观察到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骨赘形成等改变。
磁共振成像(MRI):可更清楚地显示关节软骨、半月板等结构的病变。
关节液检查:有助于诊断关节炎的类型和病因。
治疗:
非药物治疗:包括休息、减轻体重、局部热敷、理疗等。
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软骨保护剂等,可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关节置换术等。
预防:
控制体重:过重会增加关节的负担,应保持合理的体重。
适当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避免过度劳累。
注意保暖:寒冷刺激可加重关节疼痛,应注意保暖。
避免受伤:避免关节受伤,尤其是老年人应注意防止跌倒。
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积极配合康复训练,以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