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6
6741次浏览
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虽然都发生在股骨,但它们在受伤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
一、受伤机制
股骨颈骨折:多由间接暴力引起,如跌倒时下肢突然扭转、过度外展或内收等。
股骨粗隆间骨折:主要由直接暴力引起,如高处坠落、车祸等,直接撞击股骨粗隆部。
二、临床表现
股骨颈骨折:
1.髋部疼痛,活动受限。
2.腹股沟中点附近有压痛。
3.患肢呈屈曲、外旋、短缩畸形。
股骨粗隆间骨折:
1.髋部疼痛、肿胀、淤血。
2.下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或行走。
3.转子间压痛明显。
三、治疗方法
股骨颈骨折:
1.无明显移位的骨折,采用卧床休息、牵引等保守治疗。
2.有移位的骨折,常采用手术治疗,如闭合复位内固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等。
股骨粗隆间骨折:
1.稳定性骨折,采用牵引治疗。
2.不稳定性骨折,常采用手术治疗,如髓内钉固定、动力髋螺钉固定等。
四、预后
股骨颈骨折:由于股骨头的血液供应较差,骨折后愈合时间较长,且容易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尤其是老年人,预后相对较差。
股骨粗隆间骨折:由于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丰富,骨折后愈合较快,并发症相对较少,预后较好。
综上所述,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虽然都是股骨的骨折,但在受伤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对于股骨颈骨折,尤其是老年人,需要更加重视,积极治疗,以提高预后。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