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12-21
3966次浏览
回肠末端黏膜呈慢性炎性改变,可能与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贝赫切特综合征等疾病有关,根据这些病因可给予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
1、肠结核
当发生肠结核时,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对肠道造成侵犯和损伤,可导致回肠末端黏膜发生慢性炎性改变。
对于这种情况,患者需遵医嘱进行抗结核治疗,常用药物有乙胺丁醇、利福平以及吡嗪酰胺等。另外,还需注意饮食,减少辛辣食物等的摄入。
2、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疾病,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治疗,可能会累及直肠、结肠、回肠部位,导致局部受到炎症侵犯,出现异常病变。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柳氮磺吡啶、奥沙拉秦以及泼尼松等药物治疗,以减轻肠道炎症、抑制免疫反应。必要时,还可进行手术治疗,切除病变肠管,缓解出血等症状。
3、贝赫切特综合征
该病属于慢性系统性血管炎症性疾病,可累及消化系统,导致回肠末端等部位出现炎症病变,还可造成溃疡以及穿孔。
患者需遵医嘱选择甲泼尼龙、泼尼松以及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等药物治疗,可减轻免疫反应,缓解肠道炎症。日常注意保持健康饮食,减少辛辣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