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6
5586次浏览
心理科常用的药物主要有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抗焦虑药等,不同类型的药物产生的副作用也不同,需要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治疗,如一般治疗、认知行为疗法、使用药物等。
1、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包括盐酸丙米嗪片、米氮平片、盐酸氟西汀胶囊等,这些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失眠、焦虑、肌肉颤抖等。
如果用药后出现副作用,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医生可能会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抗抑郁药的剂量,以减轻或消除副作用。如果调整剂量后仍无法消除副作用,可能需要更换药物。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采用其他方法进行辅助治疗,如针对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针对肌肉颤抖的物理疗法等。
2、抗精神病药
抗精神病药主要有奥氮平片、利培酮片、富马酸喹硫平片等,这些药物可能出现副作用有肌肉僵硬、震颤、流涎、体重增加等。
日常要保持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有助于减轻体重增加和代谢异常。同时要定期监测血糖、血脂和心电图,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如副作用严重,医生可能会考虑减少抗精神病药的剂量或更换药物。另外,认知行为疗法、生活技能训练等治疗方法也可用于减轻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
3、抗焦虑药
抗焦虑药有地西泮片、劳拉西泮片、阿普唑仑片等,常见的副作用有口干、视力模糊、头晕、便秘等。
患者要密切关注身体反应,记录出现副作用的具体时间、症状表现和严重程度,以便及时与医生沟通。日常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抗焦虑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若副作用较重,可能需要更换或停用药物。针对特定的副作用,可采用相应的辅助治疗方法,如针对口干症状,可多喝水或使用口腔湿润剂;针对便秘症状,可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或遵医嘱使用通便药物,如乳果糖、开塞露、聚乙二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