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6
5898次浏览
射频消融在治疗小肝癌方面确实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对于占位直径小于3厘米的小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可作为一个有效的治疗选择。这一技术的原理是通过电极发射电流,使组织细胞内的离子发生快速方向变化,进而产生相互震荡摩擦并生热。这一过程能促使局部组织温度上升至100℃,导致肿瘤细胞迅速凝固坏死,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与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射频消融具有较小的副作用。该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避免了全身麻醉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和风险。此外,射频消融手术的伤口非常小,一般只有2mm,无需进行开腹手术。因此,患者的恢复时间通常比传统手术要快,许多患者在手术后的第二天就能下地活动。
然而,射频消融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可能发生肿瘤周边的残余,这有可能导致肿瘤复发。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综合考虑。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应定期进行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并及早发现任何可能的复发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