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1
6350次浏览
肾癌中,透明细胞乳头状癌预后相对较好。
肾癌主要分为肾透明细胞癌、肾乳头状腺癌、肾嫌色细胞癌以及未分类肾细胞癌等几种类型。在这些类型中,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预后通常比乳头状肾细胞癌和肾嫌色细胞癌要差,而透明细胞乳头状癌的预后则相对较好。
肾癌,也被称为肾细胞癌,是一种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它是肾实质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近年来,无症状肾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约占50%,而同时出现血尿、腰痛和腹部肿块“肾癌三联征”的患者不到10%。这类患者通常在诊断时已进入晚期。有些患者可能仅表现出转移灶的症状,如骨痛和持续咳嗽。
肾癌的治疗原则主要强调手术治疗。由于肾癌具有多药物耐药基因,对放疗和化疗不敏感,因此免疫治疗,如使用干扰素-α(I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2),在预防和治疗转移癌方面具有一定疗效。此外,分子靶向药物如罗安酸激酶抑制剂可以提高晚期肾癌的治疗有效率。
对于未能手术切除的肾癌患者,3年生存率不足5%,5年生存率低于2%。相比之下,根治手术后的5年生存率则有较大提高
早期局限性肾内肿瘤可达60%~90%;未侵犯肾周筋膜者占40%~80%;肿瘤超出肾周筋膜者仅为2%~20%。偶尔可见原发肾肿瘤切除后转移灶自发消退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