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3
7988次浏览
猩红热是一种疾病,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前驱期、出疹期和恢复期。通过评估各期不同的临床表现,可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1.前驱期
在此阶段,大部分患者会经历畏寒和发热,其中严重患者的体温可能高达39℃。此外,患者还可能伴有头痛、咽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对于婴儿患者,可能会出现咽红肿,扁桃体上出现点状分泌物,以及软腭充血和出现米粒大小的红色斑疹。
2.出疹期
皮疹是猩红热的标志性症状,通常在发病后的1至2天内出现。皮疹首先出现在耳后、颈底和胸部,然后在24小时内迅速蔓延至胸背、上肢,最后到达下肢,并在几天内遍布全身。典型的皮疹呈针帽大小,密集且均匀分布,当受到压力时会消退,压力移除后又会重新出现。
3.恢复期
在皮疹消退后的一周内,患者开始出现脱皮现象。脱皮的顺序通常与出疹的顺序一致。在四肢部位,脱皮呈现糠状,而在手掌和足底等皮肤较厚的区域,脱皮则呈现膜状。脱皮过程通常持续2至4周,一般不会留下色素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