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1
5340次浏览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由汉坦病毒引起的疾病,其主要传播源是啮齿类动物,如黑线姬鼠、褐家鼠等。这些动物携带病毒后,其排泄物如尿、粪等会污染环境,并通过气溶胶的形式经呼吸道传播给人类。
此外,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也可导致消化道传播,被鼠类咬伤则可能引发接触传播。孕妇若感染汉坦病毒,还有可能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
为了有效预防流行性出血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加强防鼠灭鼠工作,减少鼠类的数量,从源头上切断病毒的传播。
其次,我们要重视食品和个人卫生,避免食品被鼠类排泄物污染。
同时,一旦被鼠类咬伤,应立即就医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通过这些综合性的防控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率,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