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6
4697次浏览
婴儿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通常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儿中。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白色念珠菌是一种真菌,正常情况下存在于口腔、皮肤和肠道等部位,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免疫系统低下、口腔卫生不良、长期使用抗生素等,白色念珠菌会过度生长,导致鹅口疮的发生。
鹅口疮的主要症状是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斑块,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有时会融合成大片。这些斑块通常不易擦去,强行擦去会露出红色的黏膜基底。鹅口疮一般不会引起疼痛,但严重时可能会影响婴儿的进食和吞咽。
鹅口疮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局部用药和口腔卫生维护。常用的药物有制霉菌素、克霉唑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缓解症状。用药方法可以是将药物涂抹在口腔黏膜上,也可以是将药物混入婴儿的食物或饮料中。保持口腔卫生对于预防和治疗鹅口疮非常重要。家长可以用纱布或棉签蘸温水轻轻擦拭婴儿的口腔黏膜,去除残留的食物和唾液。给婴儿喂奶后,可以喂一些温开水,以清洁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