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2
5672次浏览
体位性低血压,也被称作直立性低血压,是指人体在体位从卧位或坐位快速转换为直立位时,血压出现显著下降的现象。
体位性低血压的血压下降通常是由于重力作用导致血液在下肢积聚,进而造成回心血量减少,心脏输出量降低,最终导致血压下降。具体而言,当个体从卧位或坐位突然站立时,若收缩压下降超过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超过10毫米汞柱,并伴有头晕、视力模糊、乏力、心跳加速等症状,即可诊断为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在老年人和儿童中较为常见,其发病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长期血压低、慢性营养不良、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不良反应等。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应注意合理饮食,补足营养,避免过饱或饥饿;适当运动,增强心肺功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等。
体位性低血压是一种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健康问题,了解其含义和成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