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症属于精神疾病吗

发布于  2025-01-02

5710次浏览

梦游症一般指睡眠行走,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属于精神疾病

睡眠行走是指在睡前期间离床行走,部分患者甚至离床奔跑。该病好发于4-8岁,考虑与睡眠不足、精神紧张、遗传等因素有关。另外,偏头痛、脑炎、癫痫等疾病也会增加睡眠行走的风险。患者在发作期不易被唤醒。若被唤醒,可处于意识错乱状态。

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注意劳逸结合,白天适度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睡眠障碍
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也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表现。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常与躯体疾病有关,包括睡眠失调和异态睡眠。睡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调查显示,很多人都患有睡眠方面的障碍或者和睡眠相关的疾病,成年人出现睡眠障碍的比例高达30%。专家指出睡眠是维持人体生命的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对人体必不可少。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精神疾病有哪些类型
王锦霞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常见的精神疾病类型有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焦虑障碍等。 1.情感性精神障碍 包括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这些疾病会影响情绪的调节,导致情绪的过度波动,如悲伤、焦虑、躁狂等。 2.精神分裂症 如精神分裂症、妄想性障碍等。这些疾病会导致患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出现异常,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 3.焦虑障碍 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社交焦虑障碍等。患者会体验到过度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影响日常生活。
精神疾病前兆有哪些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精神疾病的前兆包括情绪变化、认知变化、行为变化、身体症状、自我感觉变化等。 1.情绪变化 患者可出现情绪变化,包括情绪波动、焦虑、抑郁、易激惹、情绪低落等。 2.认知变化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决策困难、思维迟缓等。 3.行为变化 社交退缩、兴趣丧失、失眠或嗜睡、过度疲劳、冲动控制问题等。 4.身体症状 头痛、胃痛、肌肉紧张、疲劳、食欲改变等。 5.自我感觉变化 自卑感、无用感、无助感、绝望感等。
精神疾病有什么症状
屈英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精神疾病是一类严重的心理障碍,其症状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幻觉以及活动减少等。 1.情感高涨 患者表现出异常的愉快、欢乐和兴奋,情绪反应过于强烈,与外界环境不相符。 2.情感低落 患者情绪低沉、沮丧、无助,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甚至出现自杀念头。 3.焦虑 患者感到紧张、不安、恐惧,常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心跳加快、手抖、出汗等。 4.幻觉 患者听到、看到、感觉到不存在的事物或声音,如幻听、幻视等。 5.活动减少 患者减少日常活动,变得懒散、退缩,与外界交流减少。
母系精神病遗传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母系精神病确实存在遗传的可能性。 精神疾病,包括母系精神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这种遗传倾向可能源于多个基因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基因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虽然具体的遗传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与患者血缘关系越近,遗传风险就越高。 对于有母系精神病家族史的人群,应早期识别并干预可能的精神问题。这包括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心理问题。另外,通过改善生活环境,减少不良刺激,可以降低精神疾病的发病风险。例如,提供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减少压力和冲突。
精神病隔代遗传的几率有多大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精神病隔代遗传的几率相对较低,但具体数值因疾病类型和家族遗传史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精神类疾病隔代相传的几率大概在2%-30%之间,主要取决于精神类疾病的具体原因和家族遗传模式。例如,孤独症或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几率可能较高,而抑郁症等情感障碍的隔代遗传现象也较为常见。 即使家族中存在精神疾病史,也不一定会导致隔代遗传。精神疾病的发病还受到环境、心理和社会因素等多重影响。因此,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建议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并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
嘴巴碎碎念是精神病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嘴巴碎碎念并不一定是精神病。 它可能只是一种个人习惯或性格特点,有些人天生就比较爱说话,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可能会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出碎碎念的行为。此外,在紧张、焦虑等情绪状态下,也可能出现嘴巴碎碎念的现象,这是一种情绪的释放和表达。 然而,如果嘴巴碎碎念伴随着其他异常的精神症状,如妄想、幻觉、思维紊乱等,并且严重影响到了个人的生活、工作和社交功能,那么就需要考虑是否存在精神疾病的可能。此时,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便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处理。
精神病能彻底治疗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没有表明精神病能彻底治疗。精神病是否能治愈,需要分情况判断。 轻度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等,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结合,也有相当一部分可以治愈。但若是严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需要长期药物维持治疗,通常不能治愈。 患者需要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电抽搐治疗、深部脑刺激治疗等,可以刺激大脑神经系统,减轻患者发病时的症状。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什么是忧郁症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忧郁症指的是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抑郁症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种类型。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患者常常感到闷闷不乐,对日常活动和兴趣爱好失去兴趣,严重时可能感到绝望和无助。患者的思维联想速度减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 对于已经确诊的抑郁症患者要尽快就医,同时家人和朋友应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奥氮平可以治疗抑郁症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奥氮平可以治疗抑郁症,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奥氮平是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有严重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思维混乱等)的精神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奥氮平对抑郁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奥氮平也有一些副作用,如嗜睡、体重增加、血糖升高等。因此,在使用奥氮平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副作用的发生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剂量和治疗方案。
后天精神病会遗传吗,孩子会有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后天精神病通常不会直接遗传给孩子,但孩子患病风险可能受家族遗传史影响。 后天精神病的发生往往与环境因素如压力、创伤等有关,这些因素不具有遗传性。然而,如果家族中有精神疾病的遗传史,孩子患后天性精神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某些遗传基因可能使个体对于环境压力更敏感,从而增加患精神疾病的风险。 但请注意,即使存在家族遗传史,也不是一定会遗传给孩子,因为精神疾病的发病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梦游需不需要治疗
王育梅 副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梦游可能在电视剧中会见到,其实在的门诊也经常会见到。梦游叫做非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就在睡眠的前1/3时段发生的,这个人半夜突然从床上起来了,可能会喝水,可能会穿衣服,可能会开门出去,有的是能开车出去,这个叫做梦游。当第二天的时候,病人不能够回忆他昨天晚上干了什么,如果这时候半夜的时候看到他很吓人,怎么穿着衣服出去了,在叫他的时候,叫醒之后很难被唤醒,而且唤醒之后病人也不能够回忆他做了什么事情,这就是常说的梦游。这个梦游多见于青少年,这和他们大脑的这种兴奋抑制,包括的睡眠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有关系,随着年龄增长,梦游会逐渐的减轻。如果家长有这种梦游的小孩的时候,首先要来医院就诊,排除有没有癫痫。如果不是癫痫,就是单纯的梦游,家长能做的就是把门窗关好,防止孩子发生意外。随着年龄增长,这个疾病会有自愈的倾向。
精神疾病患者哪些情况下可以中医治疗
党亚梅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惠爱医院 三甲
精神疾病患者以下几种情况可以中医治疗:第一,当精神疾病比较轻的情况下,可以运用中医的中药治疗,还有针灸治疗。第二,如果在西药治疗的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副作用,此时中医有望闻问切,整体调节的优势,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第三,患者如果处于急性期时,可以配合中医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特别是当患者伴有焦虑症、抑郁症时,针灸治疗、中药治疗的效果特别好。
为什么春季要加强预防精神疾病的复发
党亚梅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惠爱医院 三甲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人体也随着季节的改变出现内在的调整,比如冬天活动较少、吃得多,是收藏的季节,冬天收藏好之后,春天开始发。春天发的时候,人体的内分泌也会开始相应的调整,而人体内分泌与人的情绪相关,如果内分泌过旺,人则容易躁。又因为春天人体清醒,周围血管出现扩张,血液到四肢比较多,到大脑的血液相应减少。如果患有抑郁症等疾病,大脑血供减少,患者很容易出现抑郁症。而且中医上讲,肝主情志,而四季中春跟肝相应,所以,患有精神心理问题的患者,到春天一定要护肝。例如多参加运动、活动,因为运动、活动可以起到肝气疏泄、气机通畅的作用,可以使情绪达到平衡。
梦游怎么办
高凤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得了梦游症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小孩儿得梦游后,家长主要是要注意保护,防止跌倒、外伤等意外情况发生。同时,也可以进行一些压力、精神方面宣泄,减轻内心抑郁。如果梦游症严重,必须请专家进行诊断和治疗,必要时给予药物的辅助治疗,如苯二氮䓬类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
小孩梦游的症状及表现
曹兴丽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小孩梦游一般是指小孩入睡一到两小时左右的期间,会下床走路,此时外界跟其说话的时候,没有任何的反应或者是回应,表情也比较呆滞,过一会之后,其又会自己回到床上,或者在别人的引导下回到床上,清醒之后比较茫然,不会记得梦游发生的过程。
小孩梦游是缺什么东西
曹兴丽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小孩梦游并不是因为缺少什么东西而导致的,而是因为小孩年龄还小,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所以很容易出现梦游的情况,当孩子日渐长大,神经系统逐渐完善过后,梦游的现象便会逐渐减少,所以家长不用过于担心,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