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2
1675次浏览
目前,对于乳管内乳头状瘤的治疗通常采用手术切除的方式,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观察监测:对于一些症状不明显、瘤体较小且不溢血的患者,通常会采取保守观察的方法,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如乳腺超声、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等,以监测肿瘤的发展情况。
2.手术治疗:
传统手术:在乳晕区做一个小切口,然后将瘤体及其周围的乳腺组织一并切除。这种方法可以较为彻底地切除肿瘤,但术后可能会留下明显的疤痕。
微创旋切手术:在超声或钼靶的引导下,使用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将肿瘤组织切除。该手术切口较小,术后恢复较快,但对于一些较大的肿瘤或多发性肿瘤可能不太适用。
乳管镜下切除术:通过乳管镜插入乳腺导管,在直视下切除瘤体。这种方法可以更精准地切除肿瘤,同时保留乳腺的泌乳功能。
区段切除术:对于乳晕区以外的乳管内乳头状瘤,可选择区段切除术,将病变的乳腺区段切除。
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治疗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感染、乳头溢液等。因此,在手术前,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注意事项。此外,术后还需要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对于45岁以上、乳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尤其是瘤体较大、溢血,且手术切除后病理检查发现有恶变倾向的患者,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乳房单纯切除术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这些手术可以彻底切除肿瘤,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对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发现的乳管内乳头状瘤,若瘤体较小,可先停止哺乳后,再进行手术治疗;若瘤体较大且溢血,且溢血停止后,可在回奶后手术切除。
总之,乳管内乳头状瘤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包括肿瘤的大小、位置、症状、患者的年龄和生育需求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术后护理和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