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8
9265次浏览
哺乳期乳腺有硬块,淋巴结肿大可能是乳腺炎、乳腺增生症、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腺癌等原因所致,需要根据病因进行处理,详情如下:
1、乳腺炎
乳腺炎是指因乳汁淤积、细菌入侵等原因导致乳腺组织伴或不伴微生物感染的炎症疾病。患者在炎症初期可在乳房内触及到硬块,而炎症发展期则可在腋下发现肿大的淋巴结。
患者应保持乳头部位清洁,炎症初期未出现乳头皲裂时,可继续哺乳,一旦出现乳头皲裂则应停止喂奶。在脓肿未形成之前,患者应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红霉素及苯唑西林钠等,若患者出现脓肿则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为激光打孔、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术等。
2、乳腺增生症
乳腺增生症是指因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乳腺正常发育及退化过程失常的良性乳腺疾病,患者可在乳腺内发现结节,还可出现乳房疼痛、乳头溢液及焦虑等症状,一旦合并细菌感染,则会出现淋巴结肿大的情况。
对于存在轻、中度疼痛的患者,可通过心理疏导及改变生活习惯等方式缓解疼痛。对于严重乳腺疼痛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止痛药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三苯氧胺、布洛芬、阿司匹林等。乳腺增生症患者一般无需进行手术治疗,但是如果患者出现非典型增生,则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预防癌变。
3、乳腺导管扩张症
乳腺导管扩张症是指因感染、乳腺导管排泄异常等原因导致乳腺导管周围浆细胞聚集的非细菌性炎症疾病。患者一般可在乳晕下发现肿块,且常伴随腋下淋巴结肿大的情况。
乳腺导管扩张症患者应保持愉悦的心情,尽量避免挤压乳房,保证充分的休息,饮食上则应保证清淡饮食。对于存在细菌感染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青霉素、红霉素及庆大霉素进行治疗,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为切开引流术、乳管切除术及乳腺区段切除术等。
4、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指因雌激素刺激导致乳腺导管内乳腺上皮出现肿瘤的疾病,患者常可出现乳头溢液、乳房肿块、疼痛等情况,少部分患者可能会继发感染,从而出现淋巴结肿大的情况。
患者应积极调整不良的生活方式,尽量保持愉悦的心情。存在抑郁情绪时,可向心理医生求助。大部分患者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常用手术方式为开放性手术、乳管镜手术及真空辅助活检手术等。若患者没有恶变的征象,则可以暂时不进行手术。
5、乳腺癌
乳腺癌是指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失控形成恶性肿瘤的疾病,患者可在乳房内发现肿块。若患者出现淋巴转移的情况,则可表现为淋巴结肿大。
乳腺癌患者应尽量保持良好的情绪,患者可通过化疗的方式杀死癌细胞,常用药物包括多柔比星、紫杉醇及环磷酰胺等。还可通过使用抗雌激素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三苯氧胺、依西美坦及阿那曲唑等。手术治疗则是乳腺癌重要的治疗方式,常用手术治疗为保留乳房手术、全乳房手术及改良根治术等。
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大部分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延缓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