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14
3.46万次浏览
耳石症,属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占眩晕患者的17~22%。大部分病因不明,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特发性,称为耳石病或耳石症,占34~68%,另一类为继发性,由其他疾病引起: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突聋、病毒性迷路炎、内听动脉缺血、偏头痛、头外伤、中耳和内耳术后、耳毒性药物损害、耳硬化症、慢性中耳乳突炎及颈性眩晕等。
发病机制是缺血、代谢紊乱、病毒侵犯等原因引起半规管内的耳石脱落。
临床症状是体位变换时突然发病,如卧位坐起时,坐位突然躺卧时,俯身、低头、仰头、转头时,突然发作强烈旋转性眩晕,一般持续30秒左右,伴眼震、恶心呕吐。眩晕缓解后仍有头重脚轻、漂浮感、不稳感、头活动时不适,整个病程可达数小时,数天。易反复发作。
耳石症可以自愈,但有时可长达数月甚至数年不愈,故应积极治疗。治疗多用耳石复位法。
医院可以手法复位,配合服用中药,缓解复位后的遗留症状,预防反复发作。
平时注意避免出现头激发位。饮食清淡,忌食寒凉、辛辣食物。不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