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源于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这些病变导致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进而引发肺血管阻力增加和肺动脉压力升高。
首先,缺氧、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等因素可导致肺血管收缩痉挛,增加功能性肺血管阻力。同时,长期反复的慢阻肺和支气管炎症可引起肺血管重构和血栓形成,进一步增加解剖性肺血管阻力。
其次,慢性缺氧还可导致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血液黏稠度升高,以及醛固酮增多和肾小动脉收缩引起的水钠潴留,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血容量增多。
最后,肺循环阻力升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开始发挥代偿功能,随后出现右心室肥厚。在晚期,可能出现右心衰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