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7
3201次浏览
反流性胃炎可能和精神因素、食管下括约肌问题、胆系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相关,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原因
1.精神因素
焦虑、抑郁、恐怖等不良精神状态会影响内脏的敏感性以及胃肠动力,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引发反流性胃炎。
2.食管下括约肌问题
如果食管下括约肌张力减弱或异常松弛,胆汁等胃内容物就容易反流入食管,进而引发反流性胃炎。
3.胆系疾病
存在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可引起胆道系统充血、水肿,导致胃肠神经兴奋性改变,从而促进胆汁反流,增加反流性胃炎的发病几率。
4.幽门螺杆菌感染
不注意饮食卫生,经常与他人共用餐具等,可能受到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从而诱发反流性胃炎。
二.治疗
1.一般治疗
建议患者保持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尽量保持清淡饮食,同时在饭后适当散步,避免久坐,以促进胃肠道蠕动。
2.药物治疗
患者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铝碳酸镁、雷贝拉唑等药物,能够减少胃酸分泌,保护消化道黏膜,从而缓解反流症状。
3.手术治疗
若患者病情较为严重,通过上述方式治疗效果不佳,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为Roux-en-Y手术、胆道分流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