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5
2086次浏览
丹毒是一种主要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性疾病,主要致病菌为A族β溶血性链球菌。以下是关于丹毒的一些详细信息:
1.病因
丹毒由A族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
诱发因素包括皮肤或黏膜破损、足癣、小腿溃疡、鼻炎等。
细菌可从皮肤或黏膜破损处侵入,也可由血行感染引起。
2.症状
好发于小腿、颜面部。
起病急,局部出现界限清楚的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
皮温升高,伴有烧灼样疼痛。
可出现附近淋巴结肿大、疼痛。
全身症状一般较轻,但严重者可出现寒战、高热、头痛等。
3.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史,医生一般可做出诊断。
实验室检查可帮助确定感染的严重程度,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
必要时可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4.治疗
首选青霉素治疗,疗程一般为10~14天。
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局部可外用硫酸镁溶液湿敷,以减轻水肿和疼痛。
抬高患肢,以促进血液循环。
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
5.预防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损伤。
及时处理足癣、小腿溃疡等感染灶。
患有鼻炎等疾病应及时治疗。
提高自身免疫力,可通过适当运动、均衡饮食等方式。
6.注意事项
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按照医嘱使用药物,不要自行停药或减量。
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