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2
3695次浏览
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春秋两季,中青年人发病较多,女性稍多于男性,发病初期在躯干部出现一个圆形或椭圆形淡红色的斑疹,称为“母斑”。母斑不断扩大,甚至可达鸡蛋大小。之后在躯干部陆续出现比较小的红斑,多时可蔓延到颈部及四肢近端,一般不发生在颜面部及小腿。皮疹分批出现,所以在病人身上可以同时看到玫瑰色、黄红色、黄褐色、淡褐色的皮疹。这些皮疹大多数为椭圆形,其长轴与皮肤纹理一致。一般病人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少数人瘙痒明显,常因搔抓而出现抓痕、血痂、皮肤肥厚及苔藓样改变等继发损害。
玫瑰糠疹有自限性,病程一般为4~8周,但也有数月甚至数年不愈者。这种病不治疗也可以自行消退,一般不再复发。皮疹消退先从中央开始,由玫瑰色变为黄红色,由黄红变为黄褐色、淡褐色,直到最后消失,边缘消退较晚,周围的鳞屑形成环状。皮疹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
玫瑰糠疹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或寄生虫感染、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此外,精神因素、物理因素(如搔抓、摩擦)、某些药物等也可能诱发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的诊断主要依据皮疹的形态、好发部位及分布特点,结合患者的症状、病程等进行综合判断。需要与体癣、二期梅毒疹、银屑病、花斑癣等疾病进行鉴别。
玫瑰糠疹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一般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钙剂等,瘙痒明显者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果病情严重,可以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此外,紫外线照射、光疗等也可以用于玫瑰糠疹的治疗。
玫瑰糠疹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避免搔抓患处,以免加重病情。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及发物。同时,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对于玫瑰糠疹患者,尤其是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调整治疗方案。此外,玫瑰糠疹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患者应注意隔离,避免传染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