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7
2655次浏览
丹毒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以下是关于丹毒的一些重要信息:
1.病因:
皮肤或黏膜受损:皮肤或黏膜的破损,如足癣、湿疹等,可导致细菌感染,进而引发丹毒。
感染灶: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如扁桃体炎、鼻窦炎等,也可能通过淋巴系统传播到皮肤,引发丹毒。
2.症状:
皮肤红斑:发病急,开始为红肿、灼热、疼痛的斑片状皮肤损害,迅速向周围蔓延。
发热、寒战: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寒战、头痛等全身症状。
3.治疗方法:
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疗程一般为10~14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局部治疗:可外用呋喃西林溶液或硫酸镁溶液湿敷,缓解症状。
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以减轻下肢肿胀。
注意事项:
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和挤压患处。
治疗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对于丹毒患者,尤其是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的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