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2
6774次浏览
急性蜂窝织炎最主要的致病菌是溶血性链球菌。
急性蜂窝织炎是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其主要致病菌是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拟杆菌等。
溶血性链球菌可分泌链激酶,溶解纤维蛋白,有利于细菌在组织内扩散。此外,该菌还能产生透明质酸酶、链道酶等,有利于细菌的侵袭和扩散。
急性蜂窝织炎的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灼热,可迅速向周围蔓延,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有时可伴有寒战、高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
对于急性蜂窝织炎的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如果形成脓肿,需要及时切开引流。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感染后容易并发败血症,应引起重视。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挤压、搔抓,以免加重病情。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