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7
4714次浏览
丹毒是一种主要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性疾病,主要致病菌为A族β溶血性链球菌。以下是关于丹毒的一些详细信息:
1.病因:
丹毒通常由皮肤或黏膜的破损处感染A族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感染源包括皮肤损伤、足癣、鼻炎等,这些部位的链球菌可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淋巴管,引发炎症。
2.症状:
病变区域界限清晰,表面可出现水疱或大疱。
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寒战、头痛等全身症状。
3.好发人群:
丹毒好发于儿童和老年人,以及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肝病等)的人群。
长期站立或行走、免疫力低下的人也容易患上丹毒。
4.诊断:
医生会根据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来确诊丹毒。
血液检查可能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炎症指标异常。
5.治疗:
治疗主要包括使用抗生素来消除感染。
患者需要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以促进血液循环。
同时,医生可能会给予局部热敷、止痛等对症治疗。
6.预防: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损伤。
及时治疗足癣、鼻炎等感染性疾病。
提高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
7.并发症:
丹毒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淋巴管炎、蜂窝织炎等并发症。
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导致败血症等全身性感染。
对于丹毒患者,尤其是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完整,有助于预防丹毒的发生。如果出现皮肤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