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3
3890次浏览
幼儿急疹通常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的,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尤其是6~12个月的小婴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秋两季较为普遍。它是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高热3~5天后,体温突然下降,同时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皮疹主要先见于颈部和躯干,然后迅速蔓延至全身,皮疹消退后可有糠状脱屑,一般2~3天消退,不留色素沉着。幼儿急疹一般预后良好,很少有并发症,但由于高热可能会引起高热惊厥,需要及时治疗。
以下是幼儿急疹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让患儿卧床休息,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要多饮水,给予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B、C等。
2.对症治疗:高热时物理降温,可使用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方法,也可使用药物降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但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过量使用。
3.抗病毒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幼儿急疹,可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如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但目前对于幼儿急疹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仍存在争议。
4.并发症治疗:如果患儿出现高热惊厥,可使用地西泮、苯巴比妥等药物止惊;如果患儿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可使用氨溴索、氨溴特罗等药物止咳化痰;如果患儿出现腹泻等症状,可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药物止泻调节肠道菌群。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治疗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如患儿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此外,对于幼儿急疹,家长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皮肤清洁:及时为患儿更换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患儿搔抓皮肤,以免引起感染。
2.饮食清淡:患儿发热期间,应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可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
3.注意观察: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的体温、精神状态、皮疹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4.避免传染:患儿应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免传染给他人。
5.隔离治疗:如果患儿确诊为幼儿急疹,应在家中隔离治疗,避免外出,直至体温恢复正常后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