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2
3545次浏览
腕管综合征原因有长期过度劳累、活动姿势不当、寒冷刺激、腕管官腔变小、局部囊肿等,处理方法有休息、口服药物、局部注射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
一.原因
1.长期过度劳累
长期进行重体力劳动或频繁使用手腕,如木工、厨工、电脑工作者等,会导致手腕部位长时间受到挤压,腕管内压力增大,从而引发腕管综合征。腕管内的正中神经受到压迫,会出现手指麻木、疼痛等症状。
2.活动姿势不当
长期在不正确的姿势下使用手腕,如长时间保持手腕弯曲或过度伸展,会加重局部损伤,增加腕管内压力,进而引起腕管综合征。因此,保持正确的使用手腕姿势非常重要。
3.寒冷刺激
平时不注意腕部关节保暖,受到寒冷刺激后,腕部血管会收缩,影响血液循环,从而增加腕管综合征的发病风险。因此,在寒冷环境下要注意保暖,避免腕部受凉。
4.腕管管腔变小
腕横韧带可能因肢端肥大症、黏液性水肿等内分泌病变而增厚,导致腕管管腔变小。此外,腕部骨折、脱位等情况也可能导致腕管后壁或侧壁突向管腔,使管腔狭窄,从而引起腕管综合征。
5.局部囊肿
腕管部位出现局部囊肿时,会对腕管产生外缘机械性压迫,导致神经出现缺血等病理改变,进而引发腕管综合征。因此,定期检查腕部是否有囊肿等异常情况非常重要。
二.处理方法
1.休息
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减少手腕的活动量,避免过度使用手腕,否则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2.口服药物
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比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能够减轻疼痛。
3.局部注射治疗
对于症状稍重的患者,可以遵医嘱进行局部注射治疗。在腕管内少量注射强的松、甲泼尼龙、利多卡因等,以达到消炎、镇痛的效果。注射后需要佩戴支具制动,有助于降低腕管内的压力,快速缓解症状。
4.手术治疗
对于症状严重、其他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松解正中神经,切开腕管减压。手术可以采用微创方法,通过两个小切口松解腕横韧带,使腕管减压。如果手术中发现正中神经已经变硬或局部膨大,还需要进行神经外膜切开松解。
5.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腕管综合征也有一定的疗效。针灸治疗和手法按摩治疗是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选取有效的穴位进行针刺和按摩,可以刺激末梢神经和韧带肌腱等结构,起到治疗效果。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和康复期间,适当的康复锻炼也非常重要。包括进行手指关节和指掌关节的屈伸练习,防止关节僵硬;进行握拳练习等,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减轻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