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2
7220次浏览
胆脂瘤型中耳炎一般指中耳胆脂瘤,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考虑与袋状内陷学说、鳞状上皮化生学说、上皮移行学说、基底细胞增殖学说等有关。
1、袋状内陷学说
中耳长期受到慢性炎症刺激或者是咽鼓管通气不良,中耳长期处于负压状态,可导致鼓膜松弛部向鼓室内陷入,形成内陷囊袋,使得囊内角化物以及上皮屑难以排出,囊腔体积逐渐扩大,进而造成中耳胆脂瘤。
2、鳞状上皮化生学说
中耳黏膜上皮细胞受到炎症因子的刺激,可化生为角化性鳞状上皮,从而引起中耳胆脂瘤。
3、上皮移行学说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外耳道和鼓膜上皮沿着穿孔的骨面,向鼓膜、鼓室窦、鼓窦、乳突区内移行生长,其脱落的上皮组织和角化物质大量堆积,聚集成团,可导致中耳胆脂瘤。
4、基底细胞增殖学说
鼓膜松弛部位的上皮细胞过度增殖,可形成上皮小柱,其破坏基底层,进入上皮下组织,可造成中耳胆脂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