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7
4981次浏览
内踝下区域疼痛肿胀可能与局部损伤、足底筋膜炎、痛风等原因有关,需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1、局部损伤
患者因剧烈活动、碰撞等原因导致肌肉、韧带损伤或骨折,可能会出现内踝下区域疼痛肿胀的现象。
患者可在损伤后进行冰敷,骨折可进行手法复位和石膏固定,严重者需采取手术切开复位并内固定治疗。
2、足底筋膜炎
患者因长时间走路或跑步导致足底反复牵拉损伤引起足底筋膜炎,因炎症刺激可出现内踝下区域疼痛肿胀现象。
患者可在疼痛肿胀处每隔1小时冰敷15-20分钟,直至疼痛消失,还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吡罗昔康、塞来昔布等药物缓解症状,病情严重者可采取微创手术治疗。
3、痛风
痛风主要是高嘌呤食物、遗传性疾病等导致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当内踝下区关节发病时可出现疼痛肿胀现象。
患者可采取夹板固定疼痛关节或遵医嘱使用吲哚美辛、依托考昔、秋水仙碱等药物缓解疼痛肿胀,存在痛风石者可采取手术剔除痛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