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8
6102次浏览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一种伴随症状。一般是因嗜酒、喝浓咖啡等生理性因素引起,也可因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等引起。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生理性因素
嗜酒、喝浓咖啡可引起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出现糜烂的情况发生。在戒酒、不喝浓咖啡后症状可明显好转。
2.幽门螺杆菌感染
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办糜烂的主要病因。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如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还可使用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抗酸药物,硫糖铝等胃黏膜保护剂,多潘立酮等动力促进剂等。
3.胆汁反流
胆汁反流到胃内,可引起伴糜烂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药物治疗包括胃黏膜保护剂,如枸橼酸铋钾、硫糖铝、铝碳酸镁等,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胆汁对胃黏膜的损伤。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可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胆汁反流,缓解糜烂症状。考来烯胺可结合胃内胆盐,加快胆汁的排出,进而减缓对胃黏膜的损害,减缓糜烂。还可通过胃Roux-en-Y型手术,减少胆汁反流入胃,进而缓解胃黏膜损伤及糜烂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