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8
6456次浏览
外痔疮一般是指外痔,外痔可能是炎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等,不同类型外痔原因不同,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炎性外痔
炎性外痔通常是由于肛缘皱襞损伤感染引起的,感染后可持续刺激肛周皮肤、黏膜,引起炎症增生形成肛门外肿物,表现为外痔。
平时应注意肛周皮肤的清洁、卫生,以防加重感染;急性发作时,可以使用温水坐浴,有助于减轻疼痛、肿胀。同时,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罗红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控制感染。如果症状严重且保守治疗无效,可以考虑采取痔切除术进行治疗。
2、静脉曲张性外痔
静脉曲张性外痔多与末端直肠下黏膜组织松弛、无静脉瓣、排便用力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可导致浅部静脉及皮下淋巴回流受阻,造成静脉丛扩张、迂曲,从而形成外痔。
平时应调整生活方式,养成多运动、少久坐的习惯,忌食辣椒、胡椒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减少不必要的刺激,有助于减轻静脉曲张、缓解病情。病情严重时,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丹参片、小活络丸、血府逐瘀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起到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如果症状、体征显著,且保守治疗无效,可以考虑采取手术治疗,比如痔切除术、结扎切除术等。
3、血栓性外痔
血栓性外痔可能是由于静脉内血栓形成,使血管堵塞,导致肛门血液回流受阻并淤积形成的;也可能是由静脉破裂导致血液渗出至周围组织,在皮下形成血凝块引起的。
平时应注意改善生活习惯,保持清淡饮食和规律排便,避免用力排便、久蹲排便,有助于减轻不适症状。疼痛较明显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塞来昔布、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起到抗炎、镇痛的作用。保守治疗无效时,可以考虑采取手术治疗,比如血栓剥离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