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2
9954次浏览
新生儿败血症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还可能由免疫功能低下、医源性因素等诱发。
1.细菌感染
常见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这些细菌可能通过产道、羊水污染、脐部感染等途径进入新生儿体内。比如,当孕妇存在感染时,病原体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而在分娩过程中,如果产道存在细菌,也可能导致新生儿感染。
2.病毒感染
一些病毒如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也可引发败血症。可能是在宫内感染,或者出生后通过接触感染的人群而感染。
3.真菌感染
多发生在早产儿、低体重儿或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新生儿中。真菌可来自周围环境或医护人员的携带。
4.免疫功能低下
新生儿自身免疫功能尚未完善,皮肤黏膜等屏障功能较弱,这使得病原体容易侵入并引发感染。而且,当新生儿存在一些基础疾病或先天缺陷时,免疫功能进一步受到影响,增加了败血症发生的风险。
5.医源性因素
如长期使用静脉置管、气管插管等医疗操作,可能破坏新生儿的正常防御机制,为病原体的侵入创造条件。同时,如果医疗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能导致感染的发生。
,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了解这些原因对于预防和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