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8
1220次浏览
面瘫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有风寒证、风热证、气血不足证。治疗则根据不同分型采取相应的方法。
1、风寒证
多因外感风寒之邪侵袭面部经络所致。表现为突然发病,单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不能作蹙额、皱眉、露齿、鼓腮等动作,口角向健侧歪斜,可有耳后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治疗以祛风散寒、通络牵正为主,可选用中药如麻黄、桂枝、防风等,配合针灸等疗法。
2、风热证
常因外感风热之邪引起。除面瘫症状外,还伴有面部发热、疼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疗需疏风清热、活血通络,药用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针灸时刺激强度可适当加大。
3、气血不足证
多由久病或素体虚弱导致气血亏虚,面部筋脉失养。面瘫日久不愈,面部肌肉无力,伴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等,舌淡,苔薄,脉细弱。治疗应益气养血、濡养筋脉,常用黄芪、当归、党参等中药,配合艾灸等以温4、通气血。
中医治疗面瘫强调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同时可结合针灸、推拿等外治疗法,以提高疗效,促进康复。但病情严重者或经中医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结合西医治疗手段。
建议存在面瘫问题的患者,应该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在专业医生的意见和帮助下采取正规治疗措施,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