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7
9774次浏览
肠炎通常会便血。
首先,炎症会引起肠道黏膜的充血、水肿,严重时可导致黏膜的糜烂、溃疡,这些病变容易使小血管破裂出血,从而出现便血。在肠炎早期,可能只是少量出血,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或粪便表面带有少量鲜血。
其次,当炎症持续存在且较为严重时,肠道黏膜的损伤范围可能会扩大,出血量也会相应增加,可出现明显的血便,甚至可能出现血块。
此外,不同类型的肠炎导致便血的情况和严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溃疡性结肠炎往往会有反复发作的脓血便,而感染性肠炎则可能在感染严重阶段出现便血现象。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肠炎患者都会便血,便血也并非一定就是肠炎引起的。其他肠道疾病,如肠息肉、肠癌等也可能导致便血。
因此,一旦发现便血,尤其是伴有腹痛、腹泻、发热等其他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肠镜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