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3
2362次浏览
鹅口疮的病原体是白色念珠菌。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白色念珠菌是一种真菌,通常存在于人体的口腔、胃肠道、阴道等部位,当机体免疫力下降、口腔卫生不良或使用某些药物时,白色念珠菌就会过度生长,导致鹅口疮的发生。
鹅口疮的主要症状是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点或斑块,形似奶块,不易擦掉。严重时,这些斑块可融合成片,覆盖整个口腔黏膜,甚至波及咽喉、食管、气管等部位,导致患儿出现吞咽困难、疼痛、烦躁不安、拒食等症状。
鹅口疮的治疗一般采用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克霉唑等。同时,要注意口腔卫生,经常清洗口腔,玩具、奶瓶等物品也要定期消毒。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儿,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提高机体免疫力。
预防鹅口疮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母亲喂奶前应洗净双手和乳头,婴幼儿的餐具、玩具等要定期消毒。此外,避免滥用抗生素,也有助于预防鹅口疮的发生。若发现孩子口腔出现白色斑块,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