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2
1509次浏览
脊髓灰质炎的症状复杂多样,根据病程进展可分为不同阶段,即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恢复期以及后遗症期,不同时间的症状不同。
1.前驱期
此期症状较为轻微,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感染症状,如发热、全身不适、食欲缺乏、多汗、咽痛、咳嗽、流涕等。此外,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这些症状一般持续1-4天,若病情不再发展而痊愈,则称为顿挫型。
2.瘫痪前期
多数患者由前驱期进入本期,少数患者前驱期症状消失数天后再次发热进入本期。患儿可出现高热、头痛、颈背及四肢疼痛,且活动或变换体位时疼痛加剧。同时,可能伴有多汗、皮肤发红、烦躁不安等兴奋状态和脑膜刺激征阳性等神经系统体征。
3.瘫痪期
此期最为关键,一般于起病后的2-7天或第二次发热后的1-2天出现不对称性肌群无力或弛缓性瘫痪。瘫痪随发热而加重,热退后瘫痪不再进展。多无感觉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也较为少见。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脊髓型、延髓型和脑型,其中脊髓型最为常见,表现为下肢及大肌群较上肢及小肌群更易受累。
4.恢复期
一般在瘫痪后1-2周,肢体远端的瘫痪肌群开始恢复,并逐渐上升至腰部。此期患者需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和功能锻炼,以促进肌力的恢复和防止肌肉萎缩。
5.后遗症期
若运动神经元严重受损,则可能形成持久性瘫痪。若1-2年内仍不能恢复,则称为后遗症。受累肌群萎缩,可能形成肢体或脊柱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自理能力。
脊髓灰质炎的症状复杂多样,且病程进展迅速。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并接受科学的治疗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