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7
5238次浏览
急性胃炎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
1.应激因素
严重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颅内病变、败血症等严重应激状态可导致胃黏膜缺血、缺氧,进而引发急性胃炎。这是因为在应激情况下,身体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包括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加等,这些变化可使胃黏膜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影响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和修复能力。
2.药物因素
长期或大量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某些抗生素、铁剂、氯化钾等药物,可能会直接损伤胃黏膜,导致急性胃炎。这些药物可以破坏胃黏膜上皮细胞的脂蛋白层,削弱胃黏膜的屏障作用,同时还可能引起胃酸分泌增加,进一步加重胃黏膜的损伤。
3.酒精
过量饮酒可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出血。酒精不仅可以直接损伤胃黏膜细胞,还可以通过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和黏液分泌等,导致胃黏膜的防御功能下降。
4.感染因素
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也可引起急性胃炎。常见的致病菌有幽门螺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也较为常见。感染可通过直接侵袭胃黏膜或产生毒素等方式,导致胃黏膜炎症。
5.腐蚀性物质
误服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可迅速导致胃黏膜的严重损伤,引起急性腐蚀性胃炎。这种损伤往往非常严重,可能会导致胃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6.胆汁反流
当十二指肠液或胆汁反流进入胃内时,其中的胆盐、胰酶等物质可损伤胃黏膜,引起急性胃炎。胆汁反流常见于胃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胃肠吻合术后等情况。
7.食物因素
进食过冷、过热、过于粗糙的食物,或食用了被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可能会刺激或损伤胃黏膜,引发急性胃炎。此外,某些食物过敏也可能导致胃黏膜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