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2
4276次浏览
阴虚血热是中医术语,指阴液亏虚,热邪内生并灼伤血络,迫使血液妄行而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状态。
阴虚是根本原因,当人体阴液不足时,如肾阴亏损、津液耗损等,不能制约阳气,导致虚火内生。这就如同锅里的水少了,火就显得相对旺盛,从而产生内热。而血热是阴虚的结果。虚火扰乱气血运行,使血行加速,甚至溢出脉外,出现各种出血症状,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下出血等。同时,血热还会表现为身体发热、心烦、口渴、舌红绛等。
调理阴虚血热需要综合方法。一方面要滋养阴液,可通过饮食调理,多食用一些具有滋阴作用的食物,如百合、银耳、雪梨等;另一方面要清热凉血,避免食用辛辣、燥热之物。同时,生活作息要规律,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