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8
4434次浏览
中医对面瘫的辨证论治主要基于整体观念和经络理论。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证型:
1、风寒外袭型
多因正气不足,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经络。表现为突然口眼歪斜,面部拘紧,恶风寒,舌淡苔薄白。治宜祛风散寒,通络和营,常用方剂如牵正散加减。
2、风热侵袭型
常因外感风热之邪,侵袭面部脉络。可见口眼歪斜,伴有发热、咽痛,舌红苔薄黄。治疗以疏风清热,活血通络为主,可选用银翘散等加减。
3、气血不足型
多由久病或素体虚弱,气血亏虚,面部筋脉失养所致。除面瘫症状外,常伴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等。应益气养血,濡养筋脉,可予八珍汤之类加减。
4、痰湿阻络型
多因脾虚运化失常,痰湿内生,阻滞经络。表现为口眼歪斜,面部肿胀,肢体困重,舌苔白腻。以化痰祛湿,通络止痉为治则,常用二陈汤等加减。
5、瘀血阻络型
常有外伤或病久入络,瘀血内阻。其面瘫症状顽固,舌暗或有瘀斑。治疗当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可选用桃红四物汤等加减。
建议在治疗过程中,可配合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以提高疗效。同时,患者应注意避风寒,调情志,保证充足休息,有助于疾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