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8
9696次浏览
胃食管反流是由于抗反流结构和功能受损、食管清除作用降低、食管黏膜抵御能力降低等原因引起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病因
1、抗反流结构和功能受损
食管下段的括约肌在静息状态下的压力比胃内的压力要高,目的是为了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食管括约肌结构受损,可能会引发胃食管反流,如食管裂孔疝、腹内压增高等。
2、食管清除作用降低
食管通过自身的蠕动大约可以清除90%的反流物,如果食管清除作用降低,则发生胃食管反流的风险会增大。
3、食管黏膜抵御能力降低
当食管黏膜受损时,其抵御能力会降低,从而可能会发生胃食管反流。
二、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患者日常要严格控制体重,戒烟戒酒,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睡前进食或食用可能会诱发反流的食物,如咖啡、酸性食物、辛辣的食物以及脂肪含量比较高的食物等。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多潘立酮等,具有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动力等作用,有助于减少反流。
3、心理治疗
胃食管反流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如果患者长期处于不良的心理状态中,可能会导致疾病加重,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因此患者需要积极的采取心理治疗,目的是为了纠正患者错误的认知,鼓励患者积极的面对疾病,消除其不良情绪,促使疾病早期恢复。
4、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不愿意长期服用抑酸药物或者是合并食管裂孔疝导致症状反复发作时,建议可以采取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有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内镜下抗反流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