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2
9580次浏览
慢性子宫内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
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由细菌感染、宫腔操作后感染、生殖系统炎症蔓延等引起。例如,不规范的刮宫、分娩后感染等都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发生炎症反应。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腹坠胀、疼痛,月经异常,如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白带异常等。下腹疼痛可能在劳累、性生活后加重,这些症状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主要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子宫内膜活检等进行诊断。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压痛等表现,超声有助于观察子宫内膜的情况,而子宫内膜活检是确诊的关键。
治疗措施包括使用抗生素进行抗炎治疗,同时要注意休息、增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对于因宫内节育器等引起的,必要时可能需要取出。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受孕,增加流产、早产等风险。炎症可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不利于胚胎着床和发育。
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不洁性生活,减少宫腔操作等,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总之,慢性子宫内膜炎对女性健康有一定危害,应重视其诊断和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保障女性的生殖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