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2
2338次浏览
粪石性阑尾炎是因阑尾腔内粪石堵塞引起的阑尾炎。
阑尾是一个细长的盲管结构,当粪石进入阑尾腔后,可能导致管腔堵塞,使阑尾分泌的黏液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引起腔内压力升高,细菌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反应。患者通常会出现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开始时疼痛可能位于上腹部或脐周,数小时后转移并局限于右下腹。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除了根据症状和体征外,腹部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对于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帮助发现阑尾腔内的粪石以及阑尾的炎症改变。
一旦确诊,手术治疗通常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阑尾切除术。早期手术可以有效避免炎症的进一步扩散和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一些症状较轻、炎症局限的患者,也可以先尝试保守治疗,但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加重仍需手术。
如果不及时治疗,粪石性阑尾炎可能会引发阑尾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增加治疗难度和患者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在治疗期间,患者也应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多吃蔬菜水果等高纤维食物,以促进肠道正常蠕动,减少粪石形成的可能。同时,注意腹部保暖,避免肠道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