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2
7193次浏览
牙龈起包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析及处理方法:
1.慢性根尖周炎
慢性根尖周炎通常是由于龋病、外伤等原因导致牙齿牙髓发炎,进而发展为牙根发炎。长期未得到有效处理,炎症会破坏牙槽骨,形成根尖脓肿,并在牙龈上形成瘘管或窦道,表现为牙龈起包。可以进行根管治疗,通过清除牙髓腔内的感染物质,消除根尖炎症,使瘘管或窦道自然愈合。若瘘管持续不愈,可在局麻下切除病变根尖,刮除肉芽组织。
2.牙周脓肿
牙周脓肿多由牙周炎引起,口腔内较深的牙周袋内积聚牙结石和大量菌斑,刺激牙根周围导致牙周组织发炎、化脓。当身体抵抗力较强时,炎症可能局限在牙龈局部,形成脓肿。首先进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排出脓液,减轻局部压力。随后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如超声波洁治术去除牙结石,龈下刮治等。同时,可配合使用消炎药物促进愈合。
3.智齿冠周炎
智齿冠周炎常见于未完全萌出的智齿,周围牙龈在食物、菌斑、牙结石的刺激下发生炎症。炎症可扩散至相邻牙齿的颊侧,形成瘘管或窦道,表现为牙龈起包。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局部冲洗上药,控制炎症。若智齿位置不正或反复发炎,可考虑在炎症控制后拔除智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