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8
3559次浏览
拉肚子一般是指腹泻,低烧一般是指低热,腹泻还低热可能是由受凉、胃肠型感冒、轮状病毒性肠炎、细菌性痢疾、克罗恩病等原因引起的,处理方式需要根据病因进行具体分析,详情如下:
1.受凉
若患者不注意保暖,受凉后会刺激胃肠道,使其加快蠕动,引发腹泻。受凉后机体抵抗力会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会致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受到影响,引起低热。
患者可以用手掌顺时针按摩小腹,减轻胃肠道的不适感。低热时可以利用温水擦拭颈部、背部、大腿根部等有大血管行走的区域,可以降低体温。平时应根据天气的变化增添衣物,避免受到寒气侵袭。
2.胃肠型感冒
当机体被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会刺激胃肠道黏膜,使其充血水肿,引发腹泻。呼吸道合胞病毒还会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使免疫系统做出反应,提高体温消灭病毒,所以患者会出现低热。
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利巴韦林胶囊、磷酸奥司他韦胶囊、阿昔洛韦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抑制病毒繁殖,控制病情发展,缓解不适症状。平时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出门戴好口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区域,以免再次感染。
3.轮状病毒性肠炎
若患者免疫力降低,会受到轮状病毒侵袭,发生轮状病毒性肠炎,轮状病毒会损伤肠道黏膜,使消化功能出现异常,继而引发腹泻。当轮状病毒在肠道内不断复制,其所产生的代谢产物会作用于机体的体温调节系统,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引起低热。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蒙脱石散、止泻颗粒、克痢痧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减轻腹泻的症状。也可以服从医生的安排服用胶体果胶铋胶囊、硫糖铝分散片、胃膜素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保护胃肠道黏膜的作用。平时患者应积极锻炼身体,可以进行游泳、慢跑、瑜伽等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抗病毒的能力,避免病毒感染反复发作。
4.细菌性痢疾
当机体感染了志贺杆菌后,会引发细菌性痢疾,使肠道产生炎症,炎症刺激肠黏膜,导致肠黏膜发生红肿及溃疡,易引起腹泻。该细菌会在机体内迅速繁殖,产生代谢物质及毒素,刺激患者体内的白细胞,并释放产生白介素,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发生障碍,患者会出现产热增加、散热减少的现象,从而引起低热。
患者可以遵循医生的指示服用阿莫西林胶囊、阿奇霉素片、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可控制感染。患者应多喝水,补充水分,以免腹泻严重,出现脱水的现象。
5.克罗恩病
若患者患有克罗恩病,肠道出现慢性炎症,反复刺激肠黏膜,使其充血、破溃,继而诱发腹泻。腹泻严重会致使体内水分大量流失,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导致机体散热受到影响,便会引起体温出现轻微升高的现象。
患者可以听从医生的安排,服用柳氮磺吡啶结肠溶胶囊、奥沙拉秦钠胶囊、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抑制肠道炎症反应的作用,减轻腹泻。克罗恩病属于慢性病,患者应对此病有正确的认知,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患者平时应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以免抵抗力下降,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与恢复。同时也要观察自身的身体状况,若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处理,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