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8
4154次浏览
脑供血不足在中医看来,多与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瘀血内阻、痰湿内阻等有关,需要辨证论治。
1.气血亏虚
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若气血不足,不能上荣于脑,可导致脑供血不足。可能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劳累过度、饮食不节等因素,致使脾胃运化失常,气血生化无源。
2.肾精不足
肾藏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肾精亏虚,不能生髓充脑,也会引起脑供血不足。比如年老体衰、久病伤肾等情况,均可影响肾精的化生。
3.瘀血内阻
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停滞,脉络受阻,可影响脑部血液供应。情绪不畅、寒邪凝滞等都可能导致瘀血形成。
4.痰湿内阻
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而生痰,痰湿蒙蔽清窍,阻碍气血运行,从而引发脑供血不足。
中医治疗脑供血不足强调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如补益气血、填精益髓、活血化瘀、祛湿化痰等,并配合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劳逸结合、饮食有节、保持心情舒畅等,以促进身体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