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3
2883次浏览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如接触患儿的粪便、疱疹液、唾液等,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这意味着儿童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环境中容易发生交叉感染,需要加强防护措施。患儿通常会出现发热、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变化,特别是对于年幼、体弱或有基础疾病的儿童,一旦出现严重症状如高热不退、频繁呕吐、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手足口病,主要是针对患儿的症状进行治疗。如发热时给予退热治疗,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患儿搔抓皮疹等。同时要注意患儿的休息和营养,多喝水,以促进身体恢复。
预防手足口病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包括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等。幼儿园、学校等场所要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消毒。家长要注意孩子的日常护理,避免孩子与患病儿童接触。此外,还可以通过接种手足口病疫苗来预防部分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
少数患儿可能会并发炎、脑膜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手足口病患儿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对于已经发生并发症的患儿,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和护理,以降低死亡率和后遗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