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2
4113次浏览
分泌性中耳炎积液是指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腔内积聚了液体。
1.病因
多种因素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积液的形成。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原因之一,感染可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使中耳腔与外界气压失衡,导致液体渗出。此外,腺样体肥大、鼻息肉、鼻窦炎等鼻部疾病也可能影响咽鼓管功能。过敏反应、免疫功能异常等也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2.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耳部闷胀感、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耳部闷胀感常是患者的首发症状,感觉耳部像被堵住一样。听力下降程度可因积液量和病情严重程度而不同。耳鸣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
3.诊断
通过耳部检查、听力测试等可以帮助诊断分泌性中耳炎积液。检查时可见鼓膜内陷、呈琥珀色或色泽发暗,有时可见液平面。声导抗测试常显示为B型或C型曲线。
4.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对于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的患者,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部分患者可能自行缓解。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使用氟替卡松、布地奈德、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药物来改善鼻部炎症、减轻咽鼓管水肿、促进积液排出。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听力下降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置管等。
5.预后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改善,积液可逐渐吸收,听力恢复正常。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病情反复发作,可能会导致听力长期受损、鼓膜粘连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