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8
4685次浏览
梅毒可分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在梅毒的不同阶段,可出现不同的症状。
1.一期梅毒
主要表现为硬下疳,通常在感染后24周出现。硬下疳开始为单个暗红色斑丘疹或丘疹,之后会逐渐增大形成硬结,表面可形成溃疡,溃疡底部清洁,有少量浆液性渗出,触之有软骨样硬度,多无疼痛或仅有轻度疼痛,常发生在外生殖器部位,如阴茎、龟头、冠状沟、包皮、尿道口等,也可发生在阴唇、阴蒂、宫颈等部位。硬下疳未经治疗可在38周内自然消退。
2.二期梅毒
一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充分,梅毒螺旋体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菌血症播散全身,引起皮肤黏膜及系统性损害,常在硬下疳消退后34周出现。主要表现为梅毒疹,皮疹多样,可为斑疹、丘疹、脓疱、蛎壳状疹等,常泛发对称,掌跖部易见暗红色或铜红色斑疹,具有多形性、对称性、广泛性、不痛不痒等特点。还可出现黏膜损害,如口腔、舌、咽、喉或生殖器黏膜红肿、糜烂、渗出,黏膜斑为二期梅毒的特征性表现。此外,二期梅毒还可出现骨关节损害、眼部损害、神经损害等。
3.三期梅毒
早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经过一定潜伏期后,约有40%的患者可发生三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损害,如结节性梅毒疹、树胶肿等,还可侵犯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骨骼系统等,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主动脉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冠状动脉狭窄、麻痹性痴呆、脊髓痨等。结节性梅毒疹好发于头皮、肩胛、背部及四肢的伸侧,表现为直径0.21.0cm的棕红色结节,质硬,可孤立分布或群集,表面可覆有鳞屑,无疼痛或压痛,可持续数年。树胶肿为三期梅毒的特征性表现,开始为皮下硬结,逐渐增大与皮肤粘连,形成浸润性斑块,中心逐渐软化、破溃形成溃疡,溃疡底部有树胶样分泌物,边缘隆起,呈暗红色,有浸润感,常伴有疼痛,愈合后可形成萎缩性瘢痕。
并不是所有梅毒患者都会出现典型的症状,尤其是隐性梅毒患者,可能没有任何临床表现,但通过血清学检查可发现梅毒抗体阳性。因此,如果有不洁性行为史、多个性伴侣或怀疑感染梅毒,应及时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同时,梅毒患者应遵循早期、足量、规则的治疗原则,首选青霉素治疗,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性伴侣也应同时进行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