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治疗特发性震颤

发布于  2025-01-02

5430次浏览

特发性震颤中医治疗方法包括清热化痰、镇肝熄风、滋补肝肾等。

1.清热化痰

特发性震颤患者若出现头晕目眩、口苦口粘等症状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具有清热化痰的药物治疗,如枇杷、金银花、川贝等。

2.镇肝熄风

特发性震颤患者存在震颤较重、面赤烦躁、心情抑郁、大便干结等症状,就可遵医嘱使用镇肝熄风类药物治疗,如天麻、羚羊角、栀子等。

3.滋补肝肾

患者出现腰膝酸软、耳鸣健忘等症时,需使用滋补肝肾药物治疗,如巴戟天、淫羊藿、当归等。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以上下肢、头面部和声音震颤为主要表现的遗传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什么是特发性震颤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手、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运动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可能与遗传因素、年龄、酒精滥用、药物副作用、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多种因素有关。特发性震颤通常从手部开始,逐渐影响到其他肢体和头部。在维持姿势时,如持物、写字、端水等,震颤更为明显。 存在特发性震颤的患者应尽快到医院就医检查,积极进行医学干预。
手抖可能是什么重病的前兆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手抖指手颤抖,手颤抖可能是特发性震颤、癫痫、帕金森病等重病的前兆。 1、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患者因大脑中控制肌肉运动的神经元功能异常,出现异常放电导致肌肉收缩和放松的协调失调,从而引发手颤抖。 2、癫痫 癫痫患者因脑部结构异常,干扰神经元之间的正常连接和通信,导致手颤抖的出现。 3、帕金森病 患有帕金森病的患者因大脑中负责控制运动的多巴胺神经元受损,导致多巴胺水平下降,影响运动控制,造成手颤抖。
饿了手发抖是糖尿病吗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饿了手发抖不一定是糖尿病,可能是心理因素、低血糖反应、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问题所致。 1.心理因素 高度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可能导致身体出现一些躯体化症状,包括手抖。在饥饿时,这种心理因素可能会被放大。 2.低血糖反应 当人体长时间未进食或过度消耗能量时,血糖水平可能降低,从而引起手抖、心慌、出汗等症状。这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提醒需要及时补充能量。除了饥饿,过度运动、使用降糖药物不当等也可能导致低血糖。 3.内分泌疾病 除了糖尿病,其他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可能在饥饿时出现手抖等表现。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机体代谢亢进,神经兴奋性增高。 4.神经系统问题 神经系统的某些异常也可能引发手抖症状,例如特发性震颤等。这类情况可能与饥饿并无直接关联,但可能在特定时候表现得更为明显。 如果经常出现饿了手发抖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糖监测、甲状腺功能检查等,以明确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保持规律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过度饥饿或劳累。不要仅凭单一症状就自行判断为糖尿病或其他疾病,准确的诊断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和专业医生的评估。
手抖是不是甲亢
王东民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手抖不一定是甲亢。 手抖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除了甲亢,还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等,以及某些药物的副作用、精神心理因素、过度疲劳、低血糖等都可能导致手抖。所以不能仅仅因为手抖就断定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会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导致肌肉兴奋性增加,从而出现手抖,尤其是在做细微动作时更为明显,同时还可能伴有烦躁、多汗、心悸、多食、消瘦等其他典型症状。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甲亢患者都会手抖,且手抖的程度也因人而异。
甲亢会手抖吗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甲亢患者通常会手抖。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可使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高,从而引起手部肌肉不自主地收缩和抖动。这种手抖通常为细微的震颤,在双手平伸或做细微动作时较为明显。可累及双手,也可能仅出现在一侧手部。 手抖的程度往往与甲亢的严重程度相关。病情越严重,手抖可能越明显。随着甲亢病情的控制和好转,手抖症状通常也会逐渐减轻或消失。并非所有的手抖都是由甲亢引起,还需要与其他原因导致的手抖相鉴别,如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等。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等来进行准确判断。
治疗手抖的方法
霍延青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手抖可能与精神紧张、肌肉过度疲劳、颈椎病等原因有关,要针对病因进行处理。 1、精神紧张 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方式来放松身心,减轻紧张情绪。暂时离开压力源,如暂时放下工作,到户外散步或进行其他轻松的活动。 2、肌肉过度疲劳 给予手部肌肉充分的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手部肌肉。可以进行手部肌肉的热敷或冷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 3、颈椎病 患者可以通过按摩、针灸、颈椎牵引等方法进行治疗,有助于减轻神经压迫,增强神经功能,缓解手发抖的症状。 此外,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等疾病也可能会引起手抖。如果手抖的情况长时间得不到改善,要尽快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中医治疗特发性震颤的方法是什么
董华丽 主任医师
郑州市中医院 三甲
中医治疗特发性震颤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等。 1、中药治疗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针对不同的证型,选择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常见的证型有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痰瘀阻络等,可以遵医嘱选择滋补肝肾、益气养血、化痰活血的中药进行治疗,如地黄、枸杞子、当归、芍药、黄芪、甘草等。 2、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是中医治疗特发性震颤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针刺相应的穴位,可以调节气血运行,舒缓肌肉紧张,缓解特发性震颤的症状。常用的穴位有曲池、合谷、内关、足三里等。 3、推拿治疗 推拿治疗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肌肉紧张,减轻特发性震颤的症状。常用的推拿手法有按揉法、推法、拿法等。
特发性震颤的中医疗法有什么
董华丽 主任医师
郑州市中医院 三甲
特发性震颤的中医疗法包括针灸治疗、中药治疗以及其他疗法。 1、针灸治疗 特发性震颤的患者通过针灸的方式可以调节气血运行,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减轻不适症状。 2、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特发性震颤属于“肝肾阴亏、虚风内动”的范畴,因此中药治疗以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开窍通络等方式为主,常使用的药物有阿胶、三七、当归、枸杞子、川芎等,但使用时需遵医嘱。 3、其他疗法 除了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外,中医还会采用其他疗法如推拿、拔罐、艾灸等来治疗特发性震颤。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能够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达到治疗特发性震颤的目的。
脑袋不自觉晃动原因
董华丽 主任医师
郑州市中医院 三甲
脑袋不自觉晃动可能与特发性震颤、肝豆状核变性、帕金森病等因素有关。 1、特发性震颤:患者发生特发性震颤后,肢体会不自觉的震颤。当病情进入晚期后,可出现头部震颤,表现为脑袋不自觉晃动。 2、肝豆状核变性:肝豆状核变性属于基因突变性疾病,也可导致患者脑袋不自觉晃动,同时可出现表情怪异、运动迟缓、肌肉强直、步态不稳等症状。 3、帕金森病:帕金森病属于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可导致患者肢体震颤,出现脑袋不自觉晃动的现象。
特发性震颤中医真的能治愈吗
董华丽 主任医师
郑州市中医院 三甲
中医对特发性震颤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不能完全治愈此病。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与遗传因素有关,以双手和前臂动作性震颤为典型症状,单纯的中医治疗无法治愈疾病,但通过辨证施治,采取平肝熄风、舒筋活络、滋阴等治法结合针灸疗法,能够缓解不适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见好转,建议及时就医检查,以调整治疗。
特发性震颤有哪些治疗方法
刘君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特发性震颤的病因和基因遗传相关,所以特发性震颤当其不影响生活的时候不需要特别的治疗,比如有些病人在情绪激动或者是紧张的时候,可以出现头抖或者手抖。在平时情绪稳定或者平时日常生活中,没有很明显的抖动,这时不需要治疗。当特发性震颤发展到影响工作、学习,比如写字写不了或者写字会受到一些影响,经常需要伏案写字的工作受到影响或者有些病人在众人面前讲话、开大会影响其形象,这样的病人可以采取一些治疗。
特发性震颤患者平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刘君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良性特发性震颤平时生活中没有特别的注意事项。首先是情绪要稳定、生活要规律,要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不要把问题看的非常重。特发性震颤的病因和基因和遗传有关,不需要特别的关注,关注越多,可能抖动的会越明显,甚至进展的会快一些。如果不特别地关注,把心情放宽畅或者正常生活,这时候发展的速度反而会很慢。因此,早期不需要特别去治疗,也不需要特别去关注,生活中只要正常生活就可以了。当晚期或者抖动比较明显,特别是头抖的比较明显的时候,这时候除了继续生活规律、情绪稳定以外,可以找医生去用一些药物控制。
特发性震颤有什么典型症状
刘君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特发性震颤的病人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手抖,可以是单手抖,也可以是双手抖,这种抖动相对的比较细,而且是在操作事物的过程中或者持物的时候出现抖动,比如在写字、拿筷子,也可能是在端水杯的时候出现一定的震颤,这种震颤不影响平时生活,所以,这样的病人不需要特别的治疗。特发性震颤还有一种除了手抖以外,可能会出现头抖,病人自己可能没有任何感觉,但是别人发现他在紧张的时候会出现头抖,而且平时不紧张的时候可能就没有头抖了,这样的病人也不需要特别的治疗。
什么叫特发性震颤
李胜利 副主任医师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特发性震颤又称为良性特发性震颤、家族性特发性震颤,属于一种慢性疾病,且与遗传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虽然此病不会影响患者的寿命、残疾,甚至症状轻微者无需用药治疗,但疾病可能会影响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发性震颤的典型症状是震颤,且以上肢、头部为主。
特发性震颤有自愈的吗
李胜利 副主任医师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特发性震颤没有自愈倾向,特发性震颤作为一种慢性周期性疾病,在临床中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而且也很难治愈。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特发性震颤患者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一定要避免摔倒和烫伤。特发性震颤有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是不会影响生存时间。所以早期应该尽量多做体能锻炼,加强肢体活动。
特发性震颤的治疗措施
史方堃 副主任医师
沧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特发性震颤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轻度的震颤无需特殊治疗,轻到中度的患者,如果由于工作或社交需要,可选择提前半小时服药,以减轻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中到重度震颤,需要手术治疗,头部或声音震颤的患者可以选择a型肉毒毒素的注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