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2
3828次浏览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通常包括静脉壁损伤、血液流动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
1.静脉壁损伤
静脉壁损伤主要是由于局部的挫伤、骨屑的刺伤、其它利器的伤害,静脉注射了大量的刺激性药物等行为导致血管受到了创伤。当静脉壁受到破坏时,血小板会被粘附到静脉壁伤口上,导致纤维蛋白沉淀,从而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
2.血液流动缓慢
如果患者因为做了手术、有严重疾病卧床、心力衰竭等原因,导致患者长时间静坐后,会造成血液流动缓慢,这种情况下,因为血液不能把氧气送到体内,会造成组织细胞代谢出现异常,从而导致血管局部产生凝血酶聚积,从而造成深静脉内形成血栓。
3.血液高凝状态
当患者存在创伤、烧伤、严重脱水等情况导致血液浓缩时,深静脉血管内的血液比较容易由液态转化为固态,造成血管阻塞,形成深静脉血栓,导致患者出现患肢肿胀、疼痛、患肢皮色、皮温改变等症状。
患有深静脉血栓风险的患者,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能久坐,不能久站,注意控制自己的体重,有规律的进行体育锻炼。对于已经形成了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要确保患肢的固定,不能进行推拿,也不能进行剧烈运动,以免血栓脱落随着血液流出而导致肺栓塞,危及患者的生命;当患者出现肢体肿胀、疼痛等疑似深静脉血栓的症状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深静脉血栓经过及时治疗,预后一般较好,不会对患者肢体正常功能产生影响,患者不必过分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