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8
8411次浏览
口腔黏膜白斑是发生于口腔黏膜上以白色为主的损害,不能擦去,也不能以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的方法诊断为其他可定义的损害,属于癌前病变或潜在恶性疾患范畴,但多数为良性病变。
目前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局部刺激因素如吸烟、饮酒、咀嚼槟榔、不良修复体、残根残冠等长期刺激口腔黏膜,可能诱发口腔黏膜白斑。此外,念珠菌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等也可能与口腔黏膜白斑的发生有关。通常表现为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块或斑片,可为单发或多发,可发生在口腔的任何部位,但以颊黏膜、舌部、牙龈等较为常见。白斑质地较为粗糙,部分可有硬结、溃疡或糜烂。
患者需去除刺激因素,如戒烟、戒酒、去除不良修复体等。对于较小的、均质型的白斑,可密切观察;对于较大的、非均质型的白斑,或伴有溃疡、疼痛等症状的,可采用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等,必要时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口腔黏膜白斑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要注意去除可能的致病因素,以降低恶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