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7
2748次浏览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状况,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主要是由于十二指肠黏膜的损伤,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常见的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胃酸分泌过多、不良生活习惯等。幽门螺杆菌感染可破坏胃十二指肠黏膜屏障,使其更容易受到损伤;非甾体抗炎药可直接刺激胃肠道黏膜;胃酸过多则会加重黏膜的侵蚀。患者通常会出现黑便、呕血等症状。黑便是由于血液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后形成的,而呕血则提示出血量较大且较为急骤。此外,还可能伴有上腹部疼痛、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休克。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结合胃镜、血常规等检查来明确诊断。胃镜不仅可以直接观察到溃疡及出血情况,还可以进行止血治疗。血常规可以了解患者的贫血程度,判断出血量。
此病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药物主要用于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止血等;内镜治疗可通过各种方法止血,如电凝、注射、止血夹等;当出血严重且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