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7
1422次浏览
鼻部穿通性毛囊炎是一种发生于鼻部的炎症性疾病。
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这些细菌可通过鼻部皮肤的微小破损侵入毛囊,引发炎症反应。患者鼻部可出现红肿、疼痛、脓疱等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形成与毛囊一致的结节。严重时,结节可逐渐软化、破溃,形成瘘管,导致鼻部组织出现穿通性损害。主要根据鼻部的典型症状、体征进行诊断。医生可能会进行局部检查,必要时还可进行细菌培养等检查,以明确致病菌。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局部可使用抗菌药物溶液湿敷或外用抗菌药膏。对于症状较重者,可能需要口服或静脉应用抗菌药物。同时,要保持鼻部清洁,避免搔抓、挤压等不良刺激。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可能会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甚至引起鼻部畸形等并发症。
建议患者保持鼻部清洁卫生,避免鼻部受伤,增强自身免疫力等,有助于预防鼻部穿通性毛囊炎的发生。同时,对于患有痤疮等皮肤疾病的人群,应积极治疗,以减少鼻部感染的风险。